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母题。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其小说以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捕捉著称,而死亡叙事则是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专门针对其死亡叙事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张爱玲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论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死亡叙事的角度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女性视角、艺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张爱玲如何在其作品中呈现死亡这一主题,以及其死亡叙事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死亡的形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各种死亡形式,包括肉体死亡、精神死亡、情感死亡等,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期刊、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张爱玲研究和死亡叙事研究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文本细读法:以张爱玲小说文本为中心,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关注作品中与死亡相关的意象、情节、人物、语言等细节,挖掘其深层含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新颖:将“死亡叙事”作为切入点,从一个相对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张爱玲小说,可以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深化对张爱玲作品的理解。
2.研究内容拓展:将张爱玲的死亡叙事与其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女性意识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3.研究方法综合:将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均.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j].名作欣赏,2023(07):45-48.
2.王艳.张爱玲作品中死亡主题探析[j].青年文学家,2023(05):40-41.
3.赵丽娜.张爱玲小说死亡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