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市城市快速路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桥采用(34 58 34)m连续箱梁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跨连续组合梁桥。
本选题旨在通过对杨泗港长江大桥结构设计的研究,深入探讨大跨径连续箱梁桥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1.深入研究杨泗港长江大桥(34 58 34)m连续箱梁桥的结构设计方案,包括桥型选择、截面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分析其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连续箱梁桥因其具有跨越能力强、结构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大型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跨径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连续箱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一些大型桥梁项目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本选题将以杨泗港长江大桥(34 58 34)m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桥梁总体设计:确定桥梁的总体布置,包括桥位选择、线路方案比选、通航要求等。
确定桥梁的主要尺寸和构造,包括桥梁跨径、桥面宽度、桥墩高度、基础形式等。
进行桥型方案设计和论证,包括比较不同桥型的优缺点,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泗港长江大桥(34 58 34)m连续箱梁桥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1.理论分析:收集并整理国内外有关大跨径连续箱梁桥设计理论、规范和标准。
对杨泗港长江大桥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设计参数等进行理论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杨泗港长江大桥的独特结构形式,研究大跨径三跨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其受力机制和变形规律。
2.针对大跨径连续箱梁桥的抗风性能,研究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和抗风设计措施,提出优化桥梁气动外形和提高抗风能力的方案。
3.结合桥址的地质条件和地震环境,研究大跨径连续箱梁桥的抗震性能,分析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提出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设计策略。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魏秀丽,周志强,徐永超.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0.
[2] 张锋. 公路桥梁设计[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8.
[3] 周学军,李爱群,聂建国. 桥梁工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