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4-09-09 09:09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寻找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抑菌剂成为迫切需求。

植物精油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谱抑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且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在医药、食品、日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植物精油作为一种天然的抑菌剂,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多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植物精油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例如,丁香精油、肉桂精油、茶树精油等已被证实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不同植物精油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比较研究a.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植物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品种。

b.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等指标,评价其抑菌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植物精油的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植物精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2.抑菌活性测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植物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初步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品种。

然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一步评价其抑菌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1.本研究将筛选出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植物精油复方,并对其最佳复配比例进行优化,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对复配精油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探究,从细胞形态、膜通透性和细胞代谢等多个角度揭示其抑菌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玲,张毅,刘伟,等.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白鲜皮-丁香复配精油的抑菌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8):114-122.

[2] 刘晓辉,谢丽玲,刘伟,等.3种植物精油复配对果蔬采后主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鲜效果[j].食品科学,2021,42(19):77-84.

[3] 张晓艳,刘伟,张玲,等.响应面法优化白鲜皮-肉桂复配精油抑菌工艺及其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21,42(17):111-1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