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NSS GIS的滑坡监测系统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2023-10-25 11: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滑坡是一种地形变化的自然现象,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威胁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针对滑坡灾害的监测和预测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和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滑坡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人工观测和工程测量,在监测效率、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难以对滑坡进行全方位、全程度的监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 GNSS GIS 的滑坡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按照 GNSS GIS 技术的融合特点,设计出合理、高效、稳定的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环节。2. 数据采集设计:针对滑坡监测的数据采集需求,设计出对接 GNSS 卫星信号的接收机,采集滑坡监测数据,进而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3. 数据处理与分析: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过滤、计算、验证和预测,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为后续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4. 数据可视化:根据实际需求和用户反馈,设计合适的可视化系统,将处理与分析的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方便用户对滑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比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基于 GNSS GIS 的滑坡监测系统方案设计报告,详细介绍系统的技术实现、参数设置和应用场景等。2. 滑坡监测系统样机的制作,实现 GNSS GIS 技术融合监测的应用场景,并进行实地测试和优化。3. 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的研究与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效率。4. 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高用户存取数据和信息分析的效率。开展文献回顾和研究,了解 GNSS GIS 在滑坡监测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技术难点。建立滑坡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验证和优化。对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术体系。1. 完善已有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和效率,优化系统性能。2. 进行系统样机测试和实际应用验证,检测系统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开展相关算法和技术研究,提升系统能力和性能,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技术要求:gnss 和 gis 远程滑坡监测系统的原理,包括 gnss 远程边坡数据的采集原理与流程,通过现有的网络通信协议,结合 gis 技术分析边坡数据的可视化过程,明确关键的技术要点与细节,并利用 c#的 winform 实现该系统的界面设计。

设计条件:系统的结构设计:gnss 卫星星座选取,数据集成,网络数据传输,数据接入至远程服务器处理,gis 可视化等等。

系统的功能设计:开放环境选择,底层开发平台选择(例如:arcengine),系统的功能架构(地图信息转换,分析,处理,匹配,形变分析,三维查询等)系统的关键滑坡算法设计:滑坡数据采集分析算法,滑坡灾情预报模型等等系统的界面设计:系统菜单,主界面,子界面等等,例如:工作要求:研究基于 gnss 与 gis 的组合边坡预报系统设计方法,对该系统进行系统,结构,功能和界面详细设计,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实现该系统的设计,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GNSS 互操作若干问题[J]. 杨元喜,陆明泉,韩春好. 测绘学报. 2016(03)[2]基于粗糙集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滑坡变形预测[J]. 赵艳南,牛瑞卿,彭令,程温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3]GNSS/GIS 集成的露天矿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J]. 吴浩,黄创,张建华,叶海旺,黎华,鲍光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05)[4]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露天矿高陡边坡滑坡变形研究[J]. 肖海平,杨旺生,肖岚,郭钟群,曹希西. 金属矿山. 2014(04)[5]滑坡变形空间评价的位移速率比方法研究[J]. 王立伟,谢谟文,柴小庆. 岩土力学.2014(02)[6]基于Open GL的滑坡三维可视化计算及动态模拟研究[J]. 谭冬生,洪政,袁小龙,姚伟,孙书伟. 铁道工程学报. 2013(08)[7]水库滑坡变形特征和预测预报的数值研究[J]. 唐晓松,郑颖人,唐辉明,刘志祥. 岩土工程学报. 2013(05)[8]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共享平台[J]. 郭承燕,贾建华,马荣华,许金朵,邢永超,吕春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02)[9]滑坡实时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J]. 谢谟文,柴小庆,贾宁,王增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0)[10]基于三维 GIS 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应用[J]. 王威,王水林,汤华,周平根. 岩土力学. 2009(11)[11]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滑坡变形预测[J]. 缪海波,殷坤龙,柴波,李德营.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4)[12]GPS 与 GIS 的集成方法[J]. 黄万里,林广发,江辉仙. 测绘通报. 2005(04)[13]滑坡破坏时间预报新理论探讨[J]. 廖小平.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4(03)[14]滑坡灾害实时监测信息系统研发[D]. 王晓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15]肖海平,陈兰兰,郭广礼,刘小生,何琦敏.GNSS GIS 远程滑坡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J].测绘通报,2018(05):116-119.DOI:10.13474/j.cnki.11-2246.2018.015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4.1.1——2024.2.31 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原理掌握与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数据处理等;2024.3.1——2024.4.30 为研究内容实现阶段,能够利用编程软件实现设计,计算并分析其结果2024.5.1——2024.5.31 为检查成果与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整理相关数据结果和材料,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有误,统筹并开展毕业设计撰写2024.6.01——2024.6.31 为课题修正与答辩阶段,对前期工作和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行毕业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请联系客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