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的复合材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卸料环节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安全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复合材料自动卸料机械手,实现复合材料制品卸料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在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领域,卸料机械手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在机械手结构设计、控制算法、视觉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将围绕复合材料自动卸料机械手的需求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材料自动卸料机械手的需求分析:分析复合材料制品卸料过程的特点和难点,例如材料的多样性、形状的复杂性,以及对表面质量的要求等,明确机械手的功能需求。
2.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机械手的结构类型、自由度配置、驱动方式、控制系统方案等,并进行方案的比较和优化。
3.关键部件设计与计算:针对机械手的关键部件,如机械臂、夹持机构、传动系统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确保其满足性能要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并遵循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复合材料自动卸料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应用需求,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手结构类型、自由度配置、驱动方式、控制系统方案等,并进行方案的比较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2.关键部件设计与仿真:根据总体方案设计,对机械手的关键部件,如机械臂、夹持机构、传动系统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针对复合材料制品形状多样、表面易损的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夹持机构,实现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进行安全、可靠的抓取和搬运。
2.结合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开发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力控,提高卸料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3.构建完整的复合材料自动卸料系统,实现从制品识别、抓取、搬运到放置的全流程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振宇,林涛,张超.面向 cfrp 铺层成型自动化的铺放头研究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22,65(19):34-42.
2. 孙浩,张彦斐,周传波,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材料构件自动铺丝轨迹规划[j].航空制造技术,2022,65(01):32-40 70.
3. 张博,苑明杰,刘振宇,等.复合材料构件柔性自动化制造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21):26-3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