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监测需求的日益增长,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上平台,在海洋调查、水文测量、环境监测、海上搜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无人船的应用离不开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系统,其负责将无人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实时传输回岸基控制中心,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本选题研究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无人船数据传输系统,旨在解决无人船与岸基之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无人船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无人船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无人船数据传输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无人船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需求分析:-分析无人船数据传输的类型、数据量、传输距离等需求,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
-考虑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干扰因素,提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逐步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无人船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最新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需求分析阶段:分析无人船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技术指标,为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并进行仿真验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stm32低功耗平台设计:相较于传统无人船数据传输系统,本研究将采用stm32低功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低功耗数据传输系统,以延长无人船的续航时间。
2.高效数据传输协议设计:针对无人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本研究将设计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优化数据帧结构和传输机制,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3.自适应数据传输策略:针对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本研究将引入自适应数据传输策略,根据信道状况动态调整传输参数,例如传输功率、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谢存豹,张晓辉,彭艳,等.基于stm32的微型无人船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20,42(01):147-152.
2. 刘健,李铁成,张国伟,等.基于stm32和zigbee的无人船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9,42(17):138-142 147.
3. 张晓飞,王刚,徐敏,等.基于stm32和北斗的无人船控制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38(08):143-14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