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
切断低压作为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其活动频繁且强度较大,对东北亚地区,乃至中纬度的天气气候都会造成显著影响。
切断低压常常伴随强降水、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交通、航空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切断低压的形成发展及维持机制,对于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一次典型东北亚切断低压个例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
1.案例选取和资料收集:选取一次发生在东北亚地区的典型切断低压个例,收集该个例期间的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等,为数值模拟提供初始场和验证资料。
2.数值模式选择和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数值模式,根据研究目标和案例特点,设计合理的模拟方案,包括模拟区域、模拟时间、模式分辨率、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等,并进行模式初始化和积分运行。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东北亚地区切断低压进行模拟研究,精细化分析其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揭示切断低压发展过程中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及其与切断低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断低压的精细化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2.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切断低压形成和维持机制,从动力、热力、水汽等多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量化分析各因素的贡献,以期为提高切断低压的预报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3.将本研究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东北亚地区切断低压的独特性和共性,为完善切断低压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力强, 高辉. 2020 年 7 月一次东北冷涡背景下东北切断低压的形成机制和发展维持[j]. 气象学报, 2022, 80(4): 627-641.
2. 智协飞, 彭京备, 张颖, 等. 东北地区一次切断低压过程的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18, 37(1): 114-125.
3. 彭京备, 智协飞. 一次东北冷涡背景下东北地区切断低压过程分析[j]. 气象, 2017, 43(11): 1323-133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